世界上最了解孩子的人是誰?不是爸媽,是GOOGLE!

刊載於溫哥華港灣Maple專欄 這才是溫哥華專欄

這些年谷歌大神教會孩子的事 

你知道哪一個老師對孩子幫助最大嗎?

當爸媽沒法教孩子的時候,他/她會去向誰求助?

孩子遇上麻煩時,第一個想求問的人是誰?

10 年前,上述問題的答案通常是:”爸媽”!

但時代改變了,如今不再是爸媽!

再嘗試看看回答下列問題:

你知道自己孩子最好的朋友是誰嗎?

你知道孩子最常互動的朋友是誰嗎?

哪一個夥伴是孩子的神隊友?

答案很可能都是一樣的,〝GOOGLE〞!

不信嗎?那就GOOGLE一下吧!

當爸媽的陪伴被電子保母日漸取代之後,3C電子產品攻占的不只是物質的生活環境,隨著孩子年齡漸長,〝網路、手機、GOOGLE〞已然成為人生三寶,有了這三件寶物,食衣住行育樂一鍵可以全部搞定!別說是孩童、青少年就算成人甚至銀髮族的長著,都是三寶的擁護者!

讓我們一起思考一下,在這個資訊擴展以秒速翻倍、以複利循環成長、以無性分裂無間斷繁衍的時代,爸媽的功能究竟是什麼?家庭的作用又是什麼?

一個真實的案例是,一家人開心地上山滑雪,兒子在反覆的練習過程中,手機意外地掉落在雪地裡,在廣漠的滑雪場上遍尋不到,只好帶著遺憾的心情離開。回到家中,進門不到10 分鐘的時間,母親竟接到善心的陌生人來電告知在滑雪場尋獲兒子的手機,趕回滑雪場後果真順利取回手機! 原來兒子回到家中立刻上網搜索尋找手機的方式,然後他從容地依照指示: 透過GOOGLE帳戶遙控設定,讓手機用最大音量發出搖滾歌曲的鈴聲,在廣闊而又靜謐的滑雪道上突發的音量引起滑雪客的注意,撿起手機後看到了螢幕上顯示的母親的聯絡電話,撥出電話後果然聯繫到失主!

多神奇的故事啊! 但對於這一代的孩子而言,這是常識問題。

父母親在歡喜尋回手機的同時,才驚覺原來21世紀以後出生的數碼原住民兒子,思維模式與出生在20世紀末的數碼移民父母迥然不同!當事情的發展超越父母能力所能解決的範圍,自力救濟尋求GOOGLE大神的幫助比一切都來的更有用!

person holding white ipad
Photo by Pixabay on Pexels.com

以往世代傳承的技藝,祖傳父、父傳子、子傳孫……自從谷歌大師出現,一切的法則突然變革!

別說電腦程式語言天天都在更新,做父母的永遠比不上孩子學習新的程式語言的速度;就連烹飪,從前父母總愛炫耀家傳的手藝,家鄉菜裡媽媽的味道,現在上網打開YUTOBE影片,世界各式料理,從法國菜到家鄉味,日本壽司、印度咖哩、法國甜點、墨西哥燒烤,咖啡烹煮、釀酒品酒…..應有盡有,不限口味的無國界料理模式,達人上陣輪番教學,不限定語言、時間、國家,重點是沒有父母在一旁的嘮叨,孩子可能還更享受學習料理的樂趣!

餓不死的!

在餐廳裡常見的景象是幼齡的孩童安靜地看著平板上的動畫,年輕的父母滑著手機安心的用餐、和友人談笑;以往只能周末訪視長輩,透過視訊隨時無遠弗屆界直播傳送關懷;家居生活的娛樂從以往圍坐在一起觀看電視節目,慢慢到演變到各自在不同的空間使用自己的手機或電腦,選擇自己想要觀賞影片或社交媒體;孩子們寫作業查資料?上網找;想學習異國語言?線上家教不需要接送、隨時可以連線;要學最新技能? 網頁介紹不夠還有專家影片詳盡解說,隨時可供停格、放大、顯示字幕說明以提供最佳學習機會;怕孤僻成疾?五花八門千羅萬象的社群平台,滿足小眾的需求,還有與全球的交流與互動。

既然電子三寶幾乎囊括了種種的便利與基本需求,父母的角色是什麼? 該監控還是放任? 這實在是個大哉問的問題!

新世代的父母們自己可能都深陷在電子三寶的癮頭,想要監控子女?可能還先得以身作,爸媽自己拿著手機追劇,一邊號稱伴讀在子女身側的大有人在,只是這樣的伴讀有用嗎? 想要監控子女,道高一尺魔高一丈,爸媽還得向子女請教電子三寶的操作功能。

面對親子教養的大哉問,讓我們還是上網請教一下谷歌大神吧!

發表迴響

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。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

%d 位部落客按了讚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