印象中的漁人碼頭,總是充斥著鹹腥潮濕的海洋氣息,加上滿街快炒現殺的活跳生鮮的海味,然而,位在Richmond的史提文斯頓漁人碼頭(Steveston Fisherman’s Wharf),人們悠閒自在的在木棧道漫步,街頭不時傳出浪漫的演奏曲,走在Bayview海景大道上,感受到屬於加拿大式優雅浪漫的漁人碼頭。
史蒂文斯頓座落列治文市露露島的西南角,過去曾是菲沙河下游的漁產品加工業重鎮。1887年第一位歐洲裔的移民曼挪亞·史提夫斯(Manoah Steves)在此定居,此地也因他而命名。如今,這個擁有500多艘商業漁船和大小遊艇,總面積超過17.5公頃的海港,成為加拿大最大的商業漁港。
碼頭兩側停靠的漁船,游水斑點蝦、活螃蟹、新鮮海膽、急凍比目魚、甚至還有小鯊魚,豐富平價的漁產,真是買得開心賣得歡喜,雙方真是賓主盡歡!
儘管岸上的餐館林立,每一家餐廳都有著名的英式炸魚柳與薯條Fish and chips, 也相當得美味可口,然而海上浮板上搭建的Pajo’s, 不僅是老字號的戶外小吃,拜網路部落客的力推,更讓小攤的座位一路延伸到從海上浮板,一路延伸到岸上,炸得金黃油亮的酥皮魚柳,配上一瓶清涼帶甜味的薑汁汽水,在炎炎夏日真是無可比擬的滿足!
1890年代,隨著漁業的繁榮,沿著河岸而建的罐頭廠增加到15間,大量移入的日裔人口一度高達五成以上,然而,受漁獲驟降和接連的大火影響下,到了1918年多家的罐頭廠陸續倒閉或合併。日軍於1941年偷襲珍珠港後,當時加拿大聯邦政府惟恐國內日裔居民會協助日軍入侵加國,因此在1942年下令將國內日裔居民遣送到卑詩內陸及艾伯塔省的集中營,當中包括約2600名居於史提夫斯頓的日裔居民,一直到1949年才獲准離開集中營,走進罐頭博物館內,當中的陳設、影片,可以見到館藏當年捕魚用的器具、製造罐頭的機械工具等,猶然感受著歷史的興衰。
下回來到史蒂文斯頓漁人碼頭,學學加拿大式的浪漫,迎著海風,讓我們優雅的漫步吧!